课程名称 __以科研引领,促教师专业化发展_ _
课程代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申报人 _ 鲍洁 __________
申报单位(盖章) __ _求知小学_________
申报日期 2009年11月
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培训部制
填 写 要求
一、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。
二、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。
三、表中画有方框的地方请以打勾的方式选择,并在方框后的横线上加以具体说明。
四、若表格的空白不够可以附页。
五、表后请附教材、学习辅助资料或可以证明课程价值的其他材料,上述材料是课程审批的依据之一。
五、其余未尽事宜各单位可依据自身情况附页说明。
六、课程申报表一式三份,一份交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,一份申报单位备案,一份申报者留存。
课程名称
|
以科研引领,促教师专业化发展
|
||||
申报单位
|
徐汇区求知小学
|
||||
培训类型
|
□综合型_______ □学科型_______
|
||||
培训对象
|
□全员培训 □非全员培训___________
|
||||
培训时间
|
起始时间06、09 结束时间2009、12
|
||||
培训课时
|
60课时
|
申请学分
|
6
|
||
培训形式
|
□课程式 □专题式 □课题式 □活动式 □读书指导式 □理论答辩式□教师论坛式 □微格教研式 □教育叙事式 □网络学习式 □其他________
|
||||
考核方式
|
□书面测试 □汇报交流 □成果展示 □其他________
|
||||
培训教材
|
(见实施计划)
|
出版单位
|
|
||
培训经费
|
30000元
|
|
管理者
|
陈婕
|
|
主讲教师情况
|
姓名
|
性别
|
职称
|
所在单位
|
备注
|
张剑杰
|
男
|
中高
|
教育学院
|
|
|
杨向谊
|
男
|
中高
|
教育学院
|
|
|
杨庆余
|
男
|
中高
|
上师大
|
|
|
培
训
目
标
|
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,素质教育的主阵地。我们强调研训一体化,希望教师们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来构建新的知识框架,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,把教研组建设、教学常规工作及教师评价有机整合。我们以协同参与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,以 “引导教师协同参与的学校教学活动评价机制的研究”为抓手,让教师通过科研的引领及各种评价方式,对自己或同伴的教学工作产生更多思考,提出问题,找出对策,最终达到激发专业发展的动机和追求,从而提升专业能力。
各学科根据学生情况、教师特点,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教育科研课题,以服务课堂教改为契机,深入开展研究、实验。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,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,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,产生更好的教学效益。
|
||||
培
训
内
容
|
学校从机制上继续支持校本研修,给予教研组充足的空间和一定的自由度,并深入教研组了解动态,掌控全局,全面提高。学校将成为从事教育、教学、科研的主阵地,成为教师学习新知识、改造自身知识结构的主要场所。
通过教研组的不断实践,我们将对已有的各类评价量表进行适当的调整,并将评价机制介入各教学环节,以数据等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、诊断,寻找问题,及时纠正、预防,从而做到螺旋上升式的持续改进。
1、加强指导,促进教师师能提高。
完善学校师资培训自培基地,普及教科研基础知识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优化教育思想,优化教学目标,优化教学方法,优化教学结构,突出“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,思维为核心,育人为目的”的课堂教学模式,以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”为宗旨上好每一节课,以多种形式激发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,以人的发展为本,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,教给学生学习方法。努力培养学生动脑、动口、动手的能力和创造新意识。
2、加强教研,促教师专业化提高。
1)、学习二期课改的理念,更新教师观念。
教研活动中,一位老师精心准备一份对评价进课堂最有启发、帮助的材料带领大家集体学习,学
2)、教研小组的研究与说课、上课、评课相结合。
教研小组活动主要是说课研讨活动,它主要是“说”,而上课是“行”,评课是对“说”“上”的反馈、总结、理性的分析与认识。要求人人上随堂研讨课,个个争听随堂研讨课、课后评、课后分析。我们聘请专家经常行来我校进行听课、评课。所听之课都是教研小组共同研究的。通过这样的集体研讨活动把评价进课堂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、由现象到本质,步步推向深入,使每位老师的教学理论与具体实践水平不断提高。
3、加强实践,促教师科研能力提高。
在研训活动中,老师将自己的领悟与他人分享,获得更多的启示。教师之间互动合作,在教学中得以渗透,而且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。并注重真理的探究过程及其发现规律。
|
||||
|
|
实施计划
|
主题
|
形式
|
课时
|
实施时间
|
主讲教师
|
||
如何写好教育教学案例
|
讲座
|
4
|
2006、5
|
张剑杰
|
|||
如何撰写案例
|
讲座
|
4
|
2007、3
|
杨向谊
|
|||
“协同参与的发展性评价”概述
|
讲座
|
4
|
2008、4
|
杨庆余
|
|||
怎样进行科研立项
|
讲座
|
4
|
2008、11
|
鲍洁
|
|||
构建自助式教研制度,提高教师专业自主能力
|
讲座
|
4
|
2009、2
|
杨佐荣
|
|||
强化自我修炼,提升专业素养
|
讲座
|
4
|
2009、9
|
杨向谊
|
|||
|
|
|
|
|
|||
个案撰写讨论(教研组协同研究)
|
讨论
|
4
|
2008、10
|
|
|||
个案撰写讨论(接受协同后反思)
|
讨论
|
4
|
2008、11
|
|
|||
个案撰写讨论(执教者反思)
|
讨论
|
4
|
2008、12
|
|
|||
个案撰写讨论(听评课反思)
|
讨论
|
4
|
2009、1
|
|
|||
个案撰写讨论(角色转换)
|
讨论
|
4
|
2009、3
|
|
|||
|
|
|
|
|
|||
课题引领、协同合作 共营共赢
|
教研
|
4
|
2006-2009
|
鲍洁
|
|||
让课堂教学评价更完善
|
教研
|
4
|
2006-2009
|
肖福兴
|
|||
英语课堂教学协同参与评价的研究
|
教研
|
4
|
2006-2009
|
王红
|
|||
谈谈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
|
教研
|
4
|
2006-2009
|
邵晓燕
|
|||
引导教师协同参与的学校教学活动评价量表的研究
|
教研
|
4
|
2006-2009
|
沈查莉
|
|||
在聚焦中引领,在科研中提升
|
教研
|
4
|
2006-2009
|
王龙昌
|
|||
在检查中调控,在改进中提高
|
教研
|
4
|
2006-2009
|
王亚平
|
|||
引导教师协同参与的学校教学活动评价机制的研究
|
沙龙
|
5
|
2009、6
|
杨向谊、陈婕
|
|||
|
申报单位评审意见
|
(单位签章) ____年__月__日
|
|||||
|
区专家小组评审意见
|
学分评定_______分
评审专家______(签名)___年__月__日
|
|||||